时间:2025-06-16来源:编辑:kayie
AI研发进入“中英合体”时代!留学生如何成为全球抢手人才?
最近英国首相斯塔默在伦敦科技周上宣布:砸 10 亿英镑提升算力,目标从 "AI 技术接受者" 变身 "制造者"。而英国早已悄悄搭上 "全球合作" 快车 —— 数据显示,如今英国 1/4 的 AI 研究项目都在和中国高校合作,2018 年这个比例仅 18%,合作增速肉眼可见。
为啥猛抱合作大腿?气候、医疗等全球难题,单靠一国脑子根本不够。英国高校更直接:想在 AI 赛道领跑,和中国联手几乎是 "必选项"。
在英国学 AI,不只是啃书本
课堂即国际战场:你可能和中科院研究员同班,实验室里参与中英联合项目,毕业论文挂上 "跨国研究" 标签。这种 "技术 + 国际合作" 的双重履历,求职时堪称王炸。产学研无缝衔接:英国教授很多是谷歌、DeepMind 等企业的 "双料玩家",加上政府砸钱搞基建,本地企业对 AI 人才需求暴涨。像剑桥 - 清华联合实验室、帝国理工 - 上海交大 AI 医疗项目等,学生能直接进组做实战课题,毕业前就拿大厂实习 offer。
帝国理工学长亲述:"组里 1/3 项目由中国合作方支持,每周和国内团队视频开会,论文得双语写。现在入职伦敦 AI 初创公司,老板说我这种 ' 懂中西需求 ' 的人才最吃香。"
为什么说现在是赴英学 AI 的黄金期?
资源向中国学生倾斜:英国脱欧后急着拉拢全球伙伴,对中国学生释放友好信号:申请政策宽松、奖学金名额增多、校企合作项目优先开放。
跨文化合作力成稀缺项:当你和中国伙伴一起改代码、调模型,这种跨文化协作经验会刻进思维里。未来不管在哪个国家工作,"跨国沟通 + 技术落地" 的复合能力,都是 HR 抢着要的硬通货。
英国现在就像一台启动的 ' 全球 AI 合作发动机',现在上车,既能跟着技术红利加速,又能积累别人拿不到的 "国际合作经验值"。等毕业时,你可能就是那个 "懂技术、通中西" 的稀缺型人才。
对 AI 感兴趣的同学,不妨把英国纳入留学清单 —— 毕竟在一个 "必须靠中英合作才能赢" 的赛道里,提前布局就是最大的竞争力。
香港湾仔 | 852-2377 7888 |
---|---|
香港尖沙咀 | 852-2377 7889 |
香港旺角 | 852-2377 7880 |
英国伦敦 | 44-20-7734 0274 |
广州 | 020-22379900 |
深圳 | 0755-3398 1100 |
北京 | 010-6566 1010 |
大连 | 0411-8284 2288 |
武汉 | 027-5960 1122 |
长沙 | 0731-8864 1122 |